CONTACT
时间:2025-10-16 20:57:28 点击量:
“快来尝尝我的梨,黄河岸边土质好,种出的梨特别甜。”10月14日,邹平市台子镇邵家村果农王会明三两步爬上河堤,堤下是他的百亩果园,“河堤外种果树,以前是为了保持水土,现在成了老百姓的‘致富树’。”
黄河在邹平境内绵延22公里,这里不仅是邹平的重要生态坐标,也是黄河流域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。近年来,邹平精心呵护黄河,推进生态保护修复,并以农文旅为抓手,让黄河岸畔风貌一新。
行走在黄河大堤上,10余公里水果长廊绵延不断。这条利用黄河外侧淤背区打造的生态经济带,种有梨、葡萄、蜜桃等10多种经济林果,并在果树下间作丹参、桔梗、花生等经济作物,形成了花香十里、果蔬四季的特色景观。
“这条堤上光梨就有圆黄、红香酥、考密斯红梨等10余个品种,总产量高达500余万斤。”王会明的果园门口,贴着他自己写的对联:“黄河岸边福居地,花果飘香梨满园”。他家70多亩种的是富硒梨,其中30万斤出口印尼、马来西亚和越南,占总产量的近80%,20%销往大型超市。“余下的是少量的晚熟品种,供游客采摘。”
在码头镇前安村,声声鸡鸣打破了乡村的宁静。近年来,村民们探索出了一条立体养殖的新路子。他们充分利用林下空间,将金蝉养殖与金芦花鸡养殖相结合,形成“地上跑鸡、地下育蝉”的立体养殖产业链,大大提升了土地的综合利用率。
不止于此,到前安村抓金蝉还成了远近闻名的旅游项目。夏季晚上,前安村的600亩金蝉养殖基地中,就会有数百游客打着手电在捉金蝉。为了满足游客需求,基地还配套组织开展了烧烤、农家乐、捉蝉比赛等一系列服务和娱乐活动。
黄河岸边,1640米的梯子坝巍然屹立,这座始建于清光绪十年的“黄河第一险工”,如今已成为传承黄河文化的重要载体。不远处的码头百年枣园内,400多株古枣树依然枝繁叶茂,其中最古老的“枣树之王”已历经四个世纪的风雨。在这里,历史文化与生态保护相得益彰,让古老的黄河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。
邹平市在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过程中,特别注重将文化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。齐东古城遗址公园的建设就是一个生动例证。通过挖掘展示当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,让沉睡的文物“活”起来,成为市民和游客了解黄河文化、感受历史脉动的重要场所。
体育与文旅的深度融合,为邹平沿黄发展注入了新动能。滨州沿黄第一镇——码头镇,作为“山东省旅游强乡镇”和“滨州市体育特色乡镇”,拥有“滨州市最美健身游路线”——沿黄风景带健身路线,从“沿着黄河去码头”全国自行车精英赛、国际半程马拉松赛,到台子镇承办的山东省自行车赛和山东省轮滑邀请赛,一系列品牌赛事不仅展现了黄河沿岸的生态美景,带动了沿线产业发展,更作为山东省体育旅游精品线路,成为宣传黄河文化、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平台。
如今,漫步邹平黄河开云官方 kaiyun官方网岸边,映入眼帘的不仅是美丽的自然风光,更是一幅绿色发展、民生改善的乡村振兴图景。随着黄河旅游文化资源的不断挖掘,邹平正以全域旅游的概念整合各类资源,打造独具特色的黄河文化旅游带。从特色种植到生态养殖,从文化体验到体育赛事,沿黄河的好风景正在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“好钱景”,一幅“黄河美、产业兴、百姓富”的画卷正在邹平黄河岸边徐徐展开。
地址:山东省菏泽市单县莱河镇198号 电话:0530-8772310 手机:18854071661
Copyright © 2018-2024 开云金蝉养殖专业合作社 版权所有 ICP备案编:鲁ICP备2022000960号